你的位置:半一盘怎么算输赢 > 新闻动态 > 许嵩与阿云嘎唱火了的《上阳台帖》,居然比我们想象中还要有文化_李白_司马承祯_长安

新闻动态

许嵩与阿云嘎唱火了的《上阳台帖》,居然比我们想象中还要有文化_李白_司马承祯_长安

2025-05-23 15:54    点击次数:89

最近,许嵩作曲,阿云嘎作词的《上阳台帖》火遍了全网,无数人在聆听音乐的同时,都能感受到仗剑走天涯的凌云气势。那么《上阳台帖》到底是有何来头呢?这事便要从李白讲起。

论写诗,无人不知大唐诗仙李白。论喝酒,李白更是无人不晓。所谓:李白斗酒诗百篇。所以,诗和酒,构成了李白的一生。

皆知,李白出生于西域的碎叶城,后来举家搬到了“蜀道之难,难于上青天”的西川,在李白25岁时,他决定走出西川——大好山河,男儿壮志,就这样李白开启了“仗剑走天涯”的人生历程。

话说这日,李白来到了江陵,也就是三国时期的荆州地区,在这里李白遇到了影响他一生的人,谁呢?正是当时的著名道士:司马承祯。

展开剩余76%

此人比李白大63岁,是当时大唐牛人,连唐玄宗都要毕恭毕敬听其讲过道。但李白却在他面前撒了泼,跟司马承祯没大没小地嬉闹。司马承祯非但不怒,反而惊喜连连,言道:小友藏有仙根,不如结拜来做“蓬莱仙”。

一句话似乎触动了李白的心。蓬莱仙,还暂时不想,但我会回来的!于是李白樽酒起笔,写了一首《大鹏赋》,把自己比作大鹏鸟,而把司马承祯比作“稀有鸟”。

因为只有稀有鸟,可识大鹏,可与之比肩!

潜台词其实就是说,在这个世上,只有司马承祯,如稀有鸟一般,能看出我李白,是一只大鹏鸟,可扶摇九万里而直上青天。

就这样不久后,李白为了实现“大鹏鸟”的凌云壮志,离开了江陵。而司马承祯则去了河南的王屋山,并在那里修建了阳台观。

三年后,李白到了长安。奈何长安虽繁花似锦,却无李白鹏程之高台。酒和诗,便成为了李白的寄托。当然还有玄宗的妹妹,玉真公主。李白将自己最好的诗歌寄给她,希望能搏一个机会。

可惜却泥牛入海,李白把酒遥望,醉酒狂歌:大道如青天,我独不得出。

李白狂歌而走,离开了长安,此去十二载,谪仙名如隆。李白的诗歌,终于惊动了贺知章,李白的诗歌,也终于惊动了唐玄宗,一道圣旨,宣李白再入长安,入了翰林院。

诗酒中,高力士低头脱靴,诗酒中,杨贵妃“会向瑶台月下逢”,诗酒中,“天子呼来不上船,自称臣是酒中仙”。

是酒成全了李白,还是李白成全了美酒?已经不重要了,因为重要的是,当李白来到河南时,他想起了 “稀有鸟” 司马承祯,但再次拜访才知,司马承祯如今已驾鹤仙游,唯有他这“大鹏鸟”依旧在。

于是,李白睹物思人,挥笔写下了《上阳台贴》:山高水长,物象千万,非有老笔,清壮可穷。

自此,《上阳台贴》便成为了李白,唯一留存于世的书法,并先后被宋徽宗和乾隆等皇帝、名家收藏。

其实,酒与文化既是相辅相成的。而用酒来记录传统文化,即是创意,又是敬意。一款名为“上阳台”的酒,即使如此一款文化酱香。上阳台酒如《上阳台帖》一样,带着穿越千年的浓郁的文化酒香,扑面而来。向酒中仙人、诗中仙人李白致敬。

《上阳台贴》,挥毫笔墨一尺,道尽气象万千。

上阳台酒,入口酒“净”味“雅”,悠长沁人,是茅友公社在十余年的行业经验中匠心打造的自主品牌酱香。

在父亲节即将到来之时,上阳台还开启了个性化订制——6月16号前酒瓶可订制激光刻字,手工描金上色,内容可自定。凡在此期间购买正装,还可以获得父亲节定制封套。

文化如酒,酒如文化,诗仙一贴“上阳台”,人间美酒越千年。所以无论宴请,还是礼赠,或独饮,选上阳台酒,不仅仅只是选择了美酒佳酿,更有选择了与悠悠千年文化相伴……

#上阳台酒#

#喝点好的还有文化的#

发布于:天津市